top of page

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史​

香港公屋發展史1950.jpg

​圖片源自香港房屋委員會

香港的公共房屋發展可追溯至1960年代。1967年,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華富邨落成,成為香港首個採用「綜合規劃」概念設計的公共屋邨。華富邨不僅提供居住單位,更配備完善的社區設施,包括商店、街市和學校等,為日後香港公共屋邨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。到1967年底,香港公共房屋居民已達到約120萬人,約佔當時香港總人口的三分之一(香港房屋委員會年報1967-1968)。

踏入1970年代,香港政府推出多項重要的房屋政策。1972年,政府宣布實施「十年建屋計劃」時,約有150萬人居住在公共房屋(香港年報1972)。政府承諾在1973至1982年間興建大量廉租屋,每個單位都設有獨立廚房和廁所。為了更有效管理公營房屋,政府於1973年重組架構,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(房委會),統一管理全港的徙置大廈和廉租屋邨。到1979年底,公屋居民已增至約180萬人(香港年報1979)。

1978年是香港房屋政策的另一個重要轉捩點。政府推出「居者有其屋計劃」(居屋),旨在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屋租戶實現置業夢想。到1981年,公屋居民已達220萬人(香港房屋委員會年報1981-1982)。1980年代末,公屋居民更增至約280萬人,而「居者有其屋計劃」至1989年底已協助約22萬戶家庭置業(香港房屋委員會年報1989-1990)。

 

進入1990年代,房屋政策著重資源合理分配。1995年公屋居民約320萬人(香港房屋委員會年報1995-1996)。1996年實施「維護公屋資源合理分配政策」,1998年推出「租者置其屋計劃」,在1998-1999年度售出約22萬個單位。到1999年底,約340萬人居住在公營房屋,佔香港人口約52%(香港房屋委員會年報1999-2000)。

2000年代初期,房委會開始將屋邨管理及維修保養工作外判。到2005年,公營房屋居民約320萬人,其中約200萬人住在出租公屋,120萬人住在資助出售單位(香港房屋委員會統計數字2005, 2009)。2005年,房委會將轄下180項零售和停車場設施售予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。

香港公屋發展史2010.jpg

牛頭角下邨最後一批舊公屋單位清拆,「整體重建計劃」完成。

​圖片源自香港房屋委員會

2010年代,政府重新推出居屋計劃,並開始重建白田邨。到2015年,公屋居民約200萬人,資助出售房屋住戶約93萬人(香港房屋委員會年報2015-2016)。期間推出多項改善措施,如更換摺閘、加設晾衣杆等,並推出「綠表置居計劃」和「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」。2020年代初期,新冠疫情為公共房屋管理帶來新挑戰。截至

 

2023年,約203萬人居住在公共租住房屋,約93萬人居住在資助出售房屋,合計佔香港總人口約40%(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屋統計數字2023)。房委會慶祝成立50周年之際,政府提出「提量、提速、提效、提質」的目標,致力增加公營房屋供應。

 

香港公共房屋的發展歷程,反映了政府致力解決市民住屋需求的決心。從最初120萬人的基本居所提供,發展至今天近300萬人的完善社區配套,香港的公共房屋不僅改善了數以百萬計市民的居住環境,更為建設和諧社會作出重要貢獻。

bottom of page